小哥播报 | 消失5年之后,烟台人的“红利市场”回来了!
消失5年的红利市场,到底还是重新回来了。 今年5月,修整后的海滨街摊点群正式营业,不少人都惊呼,“红利市场真的又回来了!”整齐的摊位,簇新的大棚,嘹亮的叫卖声,熙熙攘攘的人群……还没进入市场,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人间烟火味。 要说烟台人最爱逛的早市,那绝对非红利市场莫属。不管住的有多远,只要有时间,烟台人就会用各种方式到红利市场赶早市、买海鲜。 喧嚣的红利市场,唤醒了烟台市民的一天,它坐落在芝罘湾和北马路之间,这也让在早高峰时段原本就是拥堵路段的北马路更是堵成一窝。 每天早上很多市民或远或近、或步行或坐公交,赶来这里采购食材,市场里的叫卖声、交谈声不绝于耳,隔着老远就能听到大喇叭喊着“扇贝又大又肥”“樱桃10块钱两斤”…… 红利市场旁边就是太平湾码头,这里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烟台渔民,依靠着码头,这里也诞生了市区最早最大的渔市——1916年,烟台商会在后海崖码头前筹建大型鱼市,把鱼贩、鱼行们集中起来,这就是公利市场。 公利市场市场南临北马路,北临鱼租头,占地5082平方米,建房570余间,商户最多时达到了120多家,可以说这座市场养活了无数老烟台人。 到50年代又并入了各家海味杂货、烧肉铺等,公利市场自此从一个单纯经营海产海鲜的市场,变成了包含蔬菜水果、烟酒糖茶、日用百货的综合市场。 1995年,公利市场被拆除,但在原址上,又渐渐形成了大家最为熟悉的红利市场,在此后的20多年里,这里依然喧嚣而热闹。很多85后90后烟台人,都是跟着爷爷奶奶逛着红利市场长大的。 2018年以后,随着烟台海上世界项目推进,红利市场要为其“让路”,所以不得不搬走拆除。而搬迁后的红利市场位于幸福信达小区,但是仅仅在半年之后,市场就已经一片冷清,商户们也散落到了不同的市场。 而一部分商户则坚守在老地方,即使不再有门头和大棚,即使只是零散的摊点,他们也留在这里,为周围居民提供便利。 2020年,海滨街便民摊点群正式成立,也有越来越多的老摊主选择回到熟悉的地方继续摆摊。虽然在当时的芝罘湾广场已经建立了高大上的“红利渔市”,但对于烟台人来说,那并不是买海鲜的地方,街边的小市场才是。 对于红利市场消失,很多网友都觉得并不满意,而对于新建的一看就很高端的红利渔市,市民们也大多不买账,普通人逛逛市场买菜做饭,是最有烟火气的事,不应该为成为华而不实的东西。 有人说,越发展就越消失,很多老事物都会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而退场。但是老红利市场的回归似乎也在说明,老百姓喜欢的东西,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的。